今年,一線城市的消費者在超市和傳統食雜店中的消費頻次在降低,電商在快速消費品品類上的銷售井噴,使電商渠道迅速成為零售行業的焦點。來自世界著名消費研究機構Kantar World panel的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在四大重點城市(上海、北京、廣州和成都),電商渠道已經占據了整個快速消費品市場3.7%的銷售額,其重要性超過了直銷這一傳統渠道。以快消品為主的“網上超市”1號店也是這一趨勢的拉動者和受益者,明顯地感受到了快消增速,目前1號店注冊會員已經突破4000萬,食品類商品日銷售額已突破1000萬。上周,1號店月餅日銷售額已經超過123萬元,陽澄湖大閘蟹日銷售額達到70萬元。
另一方面,截至今年6月14日,二季度全國快消品銷售額僅增長了7.1%,該增長率低于一季度的8.4%,創出近兩年來季度同比增長率新低。電商渠道銷售所占快消份額逆勢增長,與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,我認同Kantar World panel的預測,“在接下來的三年中,重點城市將有超過60%的家庭通過電商渠道購買快速消費品”,中國城市快速消費品市場即將邁入電商時代。
近年,快消電商化有兩種普遍的嘗試:一是傳統零售超市“觸網”,如近期中百集團網上商城上線、大潤發已注冊電商公司等,傳統零售超市希望通過O2O優勢做好電商;二是3C電商紛紛推出快消品品類計劃,如京東、國美在線、易迅等,3C電商希望通過開發原有用戶需求做強快消品。但從現實情況來看,傳統超市“觸網”,前有美廉美網上超市下線、永輝超市“半邊天”項目夭折等先驅,再加上快消行業有著自己供應鏈管理體系上迥然不同的顯著特點,例如產品的品類繁雜、形態各異、保質期短并且不統一等,這讓商品的高效運轉、準確送達都變成了一項艱巨的任務。目前,業界普遍對這兩種嘗試持謹慎態度。
1號店是在快消行業的殘酷競爭中成長起來的,從運營經驗看,在電子商務領域,快消品的供應鏈管理必須用“創新”的方法解決,并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案,只能自主研發。“有競爭力的供應鏈管理系統”也是1號店受沃爾瑪青睞的原因之一。做好供應鏈的同時,1號店還始終將顧客體驗放在第一位。以百貨為例,要實現這一目的,就要同時抓好上游下游價值鏈。寶潔、聯合利華和1號店作為戰略合作伙伴,在百貨領域進行全球性合作,相互對接供應鏈,不僅提供了良好的貨源和有競爭力的價格,還將新品試用、微博互動獎勵等通過1號店提供給消費者。
當“快消”和“電商”緊密聯系起來時,意味著“痛”并“快樂”著,1號店以積極的態度加入到這場競爭當中,我們相信良性的競爭能讓顧客獲得更多的實惠。城市快速消費品市場邁入電商時代,1號店勇敢地走在前列。
【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速途網官方微信。(微信號:速途網)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