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有爆料指出,有著“盒子情結”的快播王欣會將快播大屏幕這款多屏互動產品改為盒子產品,并有網友曝光了疑似快播盒子的產品圖片。而此前不久,被業界認為是快播盒子產品競爭對手的小米剛剛發布了新品。快播此舉,或有意在向小米叫板。
有資料顯示,快播于早年便推出過盒子產品,那是一款基于快播視頻播放器的互聯網機頂盒,由于內容的原因,與當年絕大多數的電視盒一樣,淘寶開賣,或者銷售到東南亞等外部國家。
而經歷了一番產品試驗之后,快播再次傳出推出盒子產品,至少對于王欣這樣低調的技術宅,以及將微博稱為“鐵匠”的工匠情懷的人來說,自己鐘情的盒子一定會盡善盡美,站在行業和用戶的角度,我們也可以進行一個快播盒子的大膽猜想。
緣起:對小米、谷歌的反擊?
快播曾在去年8月推出了快播大屏幕,當時在業界引起了一陣熱議。但隨后不久,小米很快就推出了幾乎是同樣功能的小米盒子,并憑借小米已經積累起來的品牌效應占得了先機,這無疑會讓更早推出同類產品的快播不服氣。
而今年早些時候,更讓人們沒想到的,一直引領產品創新潮流的谷歌竟然對快播跟了風,推出了與快播大屏幕更為神似的Chromecast。快播肯定會對谷歌的做法不滿,但卻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快播當初的創新方向。
所以,快播無論是從技術還是對業界發展趨勢的把握上面,都更有成功的基因。因為從盛大時期開始,王欣就負責了當時的“盒子計劃”。王欣早就看出,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,客廳需要解決多屏互動的問題。雖然快播大屏幕前期并沒有獲得多少普通用戶的關注,但隨著谷歌等主流廠商的到來,快播以反擊的姿態升級產品順理成章。
形態:U盤or盒子?
快播大屏幕作為一款多屏互動產品,U盤般大小的外形確實很驚艷,而目前的盒子,無論是樂視盒子還是小米盒子,都走的真正形似“盒子”樣大小的路線。而在形態延續出來的產品理念上,由于快播大屏幕完全以平臺的方式呈現,其核心元素就是用戶可以無縫使用移動端上的app,更為方便,交互性也更強,而盒子類產品多是傾向于單純的內容管理,并且還需要遙控器配合。不知快播盒子是否會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,以新的方式改變盒子的形態。
內容:開放的平臺?
盒子雖然是早就出現的產品類別,但其在市場上一直都是尷尬的處于“地下”狀態,原因在于其內容需要經由政策的管制。而快播大屏幕卻用平臺的概念,并不涉及到內容,快播盒子是否會拷貝這一規避做法,還不得知,但有知情人透露說快播與CNTV早已經簽訂了框架協議,快播會將正規版權內容引入到新產品中。
模式:向應用者敞開?
我們知道早期盒子的價格都是幾千的價格,廠商直接靠硬件就能賺錢,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到來,盒子的功能不但更智能,而且更重要的是擔當多屏互動的任務,多屏互動中便會萌發新的商機。當互聯網基因的廠商進入這個市場,就不單單是做出一套解決方案拿去工廠生產硬件這樣簡單,更多的是用平臺的概念在多屏交互中找到用戶需求,而硬件更多的則是承擔吸引用戶的功能,擁有用戶之后再用軟件滿足用戶需求刺激消費,這就需要將自己的接口向應用開發者敞開,以便獲得用戶體驗的良好循環。快播有很好的軟件播放技術,而且快播大屏幕呈現的軟件交互也證明其軟件優勢明顯,但即使拋開對于盒子這類硬件產品在銷售渠道上的策略不說,快播盒子能否在軟件和硬件上找到一個相互遞進的模式,才是產品能否成功的關鍵。
責任編輯:李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