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月起,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礎數據規范》國家標準正式施行。 快遞落實100%先驗視后封箱、100%寄遞實名制等制度保障,明確誰來寄東西,寄的東西是不是安全的東西。對此,溫州實施情況如何呢?
3月3日,溫州市郵政管理局工作人員對市區10個快遞網點進行了暗訪,發現9家快遞網點已做到了開箱驗視,但是在出示身份證這一點上,有三家網點被判定“不合格”。
先驗視后封箱
10家有1家沒開箱
首先,記者跟隨郵政管理局的工作人員來到了位于龍灣區狀元街道華錦園106號的順豐速遞網點。工作人員小尤把裝著瓶裝液體的郵寄包裹遞給快遞員。快遞員在接過包裹后,詢問小尤郵寄物品為何物,并要求開箱驗視。只見快遞員拿出了一把小刀拆開了包裹進行檢查。在見到紙箱內是一只裝有液體的塑料瓶后,快遞員將紙盒重新封上,交代標注“包裹破損后果自負”后便接收了包裹。
隨后,工作人員又來到了申通,郵政、圓通和中通等網點,發現快遞員均要求開箱驗視。申通、郵政和匯通以“液體一律不能寄送”為由拒絕了包裹。而中通、圓通和EMS網點的快遞員在開箱檢查后,強調了“液體漏了后果自負”后就開始進行封箱包裝。
在暗訪的10個快遞網點中,位于甌海區梧田水源底西路53號的天天快遞是 一家沒有開箱驗視的網點。快遞員甚至沒有詢問記者紙箱里頭裝著什么,就收了包裹。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工作人員說,《郵政法》第二十五條、五十九條明確規定,郵政、快遞企業收寄時應當當場驗視內件;用戶拒絕驗視的,不予收寄。發現夾帶禁止寄遞或者限制寄遞的物品的,應當上報。
實名收寄
3家沒要求出示身份證
暗訪過程中,在位于鹿城區繡山路的EMS網點,快遞員在查看身份證后,發現快遞單上寫的名字與身份證上不一致,要求重新填寫。隨后,在位于梧田街道的中通網點和圓通網點,工作人員小尤均在寄件人那一欄填寫上了假名——“張大”,這兩家快遞的快遞員并未要求出示身份證,驗明所填寫的信息是否真實。只是在確認該填的都填了之后,便收了快遞單。另外,位于聚鑫苑的國通網點,快遞員也未核對身份證。
“我們有要求員工做實名驗證,但落實下來還是有點困難。”中通網點負責人表示,一方面快遞員意識不到位,另一方面客戶也不配合,他們怕泄露自己的隱私。記者了解到,不少快遞企業也有著自己的擔心,市場競爭如此激烈,如果強行要求客戶做實名登記,有可能會造成相反的效果,將客戶推向競爭對手。
郵政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,他們要求快遞公司嚴格按照要求實施實名制,核對寄件人身份。用戶在交寄郵件快件時,必須出示有效身份證件。用戶不出示有效身份證件的,一律不得收寄,同時寄遞企業要及時整理寄遞詳情單,嚴格保密、妥善保管。
“我們今年將啟動我市快遞員全面培訓工作,提升全市快遞從業人員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,從而保證服務質量。”工作人員表示。統計數據顯示,我市快遞行業共有36個品牌,在冊快遞企業157家,日均發件量100萬件以上,派件量60萬件以上。
市郵政管理部門提醒廣大市民,寄快件時請攜帶身份證等有效身份證明,并配合做好實名收寄和開箱驗視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