苯甲酸(Benzoic acid)是一種芳香酸類有機化合物,也是最簡單的芳香酸 [1] ,化學式為C7H6O2。最初由安息香膠制得,故稱安息香酸。熔點122.13 ℃,沸點249.2 ℃,相對密度(15/4 ℃)1.2659。外觀為白色針狀或鱗片狀結(jié)晶。100 ℃以上時會升華。微溶于冷水、己烷,溶于熱水、乙醇、乙醚、氯仿、苯、二硫化碳和松節(jié)油等 [2-4] 。
苯甲酸以游離酸、酯或其衍生物的形式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。主要用于制備苯甲酸鈉防腐劑,并用于合成藥物、染料,還用于制增塑劑、媒染劑、殺菌劑和香料等。可由甲苯在二氧化錳存在時直接氧化制得,或用水蒸氣將苯二甲酸酐脫羧制備 [2] 。
相關(guān)星圖
查看更多
第一批國家非處方藥藥品目錄(化學藥品部分)
共164個詞條 12.6萬閱讀
苯甲酸
苯甲酸(Benzoic acid)是一種芳香酸類有機化合物,也是最簡單的芳香酸,化學式為C7H6O2。最初由安息香膠制得,故稱安息香酸。熔點122.13 ℃,沸點249.2 ℃,相對密度(15/4 ℃)1.2659。外觀為白色針狀或鱗片狀結(jié)晶。100 ℃以上時會升華。微溶于冷水、己烷,溶于熱水、乙醇、乙醚、氯仿、苯、二硫化碳和松節(jié)油等。苯甲酸以游離酸、酯或其衍生物的形式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。主要用于制備苯甲酸鈉防腐劑,并用于合成藥物、染料,還用于制增塑劑、媒染劑、殺菌劑和香料等。可由甲苯在二氧化錳存在時直接氧化制得,或用水蒸氣將苯二甲酸酐脫羧制備。
苯甲酸鈉
苯甲酸鈉,也稱安息香酸鈉,是一種有機物,化學式為C7H5NaO2,是一種白色顆粒或晶體粉末,無臭或微帶安息香氣味,味微甜,有收斂味,相對分子質(zhì)量為144.12,在空氣中穩(wěn)定,易溶于水,其水溶液的pH值為8,可溶于乙醇。苯甲酸及其鹽類是廣譜抗微生物試劑,但它的抗菌有效性依賴于食品的pH值。隨著介質(zhì)酸度的增高其殺菌、抑菌效力增強,在堿性介質(zhì)中則失去殺菌、抑菌作用。其防腐的最適pH值為2.5~4.0。
山梨酸
山梨酸(Sorbic acid),又稱為清涼茶酸、2,4-己二烯酸、2-丙烯基丙烯酸,分子式為C6H8O2,是一種食品添加劑,對酵母、霉菌等許多真菌都具有抑制作用。還用于動物飼料、化妝品、藥品、包裝材料和橡膠助劑等。山梨酸是一種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鮮劑,廣泛應用于食品、飲料、煙草、農(nóng)藥、化妝品等行業(yè)。
山梨酸鉀
山梨酸鉀,又名2,4-己二烯酸鉀,是山梨酸的鉀鹽,分子式為C6H7O2K,白色至淺黃色鱗片狀結(jié)晶、晶體顆粒或晶體粉末,無臭或微有臭味,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易吸潮、被氧化分解而變色。易溶于水,溶于丙二醇和乙醇。常被用作防腐劑,通過與微生物酶系統(tǒng)的巰基結(jié)合從而破壞許多酶系統(tǒng),其毒性遠低于其他防腐劑,被廣泛使用。山梨酸鉀在酸性介質(zhì)中能充分發(fā)揮防腐作用,在中性條件下防腐作用小。
中文名苯甲酸外文名Benzoic acid
Carboxybenzene
Phenylformic acid
Benzene carboxylic acid別 名安息香酸、苯酸、苯蟻酸、芐酸化學式C7H6O2分子量122.1214CAS登錄號65-85-0EINECS登錄號200-838-9熔 點122.13 ℃沸 點249.2 ℃水溶性微溶外 觀白色針狀或鱗片狀結(jié)晶閃 點121 ℃應 用香料、醫(yī)藥、增塑劑、媒染劑、防腐劑等安全性描述S22;S23;S24/25;S26;S36/37/39;S45;S53危險性符號Xn危險性描述R22;R36/37/38;R42/43UN危險貨物編號3077
目錄
-
1 研究簡史
-
2 物質(zhì)結(jié)構(gòu)
-
3 理化性質(zhì)
-
? 物理性質(zhì)
-
? 化學性質(zhì)
-
4 制備方法
-
? 工業(yè)制備
-
? 實驗室制備
-
5 應用領(lǐng)域
-
? 工業(yè)
-
? 食品及醫(yī)藥
-
6 分布情況
-
7 安全措施
-
? 環(huán)境危害
-
? 健康危害
-
? 危害防治
-
? 安全標志
-
8 毒理資料
-
9 儲存運輸
-
10 藥典信息
-
? 來源
-
? 性狀
-
? 鑒別
-
? 檢查
-
? 含量測定
-
? 類別
-
? 貯藏
-
11 使用限量
-
12 安全信息
-
? 安全術(shù)語
-
? 風險術(shù)語
研究簡史
播報
苯甲酸是法國人在1618年首先發(fā)現(xiàn)的。
19世紀50~70年代,從苯甲酰氨基乙酸中提取了生產(chǎn)藥品所需的少量苯甲酸。
19世紀70年代,從鄰苯二甲酸與氫氧化鈣加熱生產(chǎn)的鄰苯二甲酸鈣鹽中回收苯甲酸。
19世紀90年代,用苯次甲基三氯水解法生產(chǎn)苯甲酸。第一次世界大戰(zhàn)后出現(xiàn)了一些新的生產(chǎn)方法,其中鄰苯二甲酸酐,鄰苯二甲酸氣相或液相脫羧生產(chǎn)苯甲酸是主要的生產(chǎn)方法。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后,甲苯液相空氣氧化法迅速發(fā)展起來,逐漸成為生產(chǎn)苯甲酸的主要方法。
20世紀中期開始以工業(yè)規(guī)模生產(chǎn)苯甲酸。首先用甲苯液相空氣氧化法生產(chǎn)苯甲酸的是美國聯(lián)合(Allied)化學公司。
1961~1964年美國陶氏(Dow)化學公司、Amoeo化學品公司和意大利SNIA粘膠公司先后建廠投產(chǎn),除Amoco化學品公司用鈷鹽和錳鹽及少量溴化物作催化劑外,其余公司都只用鈷鹽和錳鹽作催化劑。蘇聯(lián)一直采用鄰苯二甲酸酐脫羧法生產(chǎn)苯甲酸,直到1977年才開始以甲苯液相空氣氧化法生產(chǎn)苯甲酸。
在70年代中國已主要以甲苯液相空氣氧化法生產(chǎn)苯甲酸。70年代末期正在進行甲苯氣相空氣氧化制苯甲酸,苯甲醛空氣氧化制苯甲酸,甲苯液相或氣相空氣氧化制苯甲醛與苯甲酸的研究,但未見工業(yè)化報道。近年來各國只是在催化劑的組成(有Co一Mn一Br、Co—Mn—Li、Co—Mn一Pb、Co一Zn一Br、Mn一Ni一Br及V等體系)、副產(chǎn)物的回收利用和產(chǎn)品精制等方面對甲苯液相空氣氧化法進行一些改進。
20世紀60年代以來,由于開發(fā)了用苯甲酸生產(chǎn)苯酚、對苯二甲酸和己內(nèi)酰胺的方法,苯甲酸的產(chǎn)量才快速增長 [5] 。